编者按:在12月17日召开的2024年韶关市政协议政会上,市政协委员们围绕盘活资源资产、推动农林产业发展、引育人才留住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医疗服务水平、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等议题建言献策。现将部分大会发言予以摘编,敬请垂注。
以跨境电商为切入点助力韶关“百千万工程”
市政协委员、韶关市贸促会副会长港澳台侨联络委 陈岳峰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已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并在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尤其是县域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建议:
一是借助省贸促会平台,主动承接筹划跨境电商配套活动,加强贸促服务,促进跨境电商行业内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跨境电商发展氛围。二是加强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体验中心、直播基地,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三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第三方平台和跨境服务商的紧密合作,鼓励创新,差异化发展,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四是建设跨境电商物流中心和保税中心,鼓励和扶持不同企业主体参与海外仓的建设。五是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协会、高校、企业的纽带作用,形成政府牵头、行业协会组织、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政行校企四位一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批精商务、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促进内河航运与公铁多式联运发展
市政协委员、广东北江中学教师 张嘉异
今年5月,全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优化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汕头、湛江、韶关为极点的‘一中心三极点’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是我市推动发展的重大机遇。建议:
一是稳步推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积极推进粤赣浙运河项目启动实施,尽早规划建设龙头寨码头、大坑口作业区一期工程、乌泥角作业区、乐昌作业区、乳源作业区等项目。二是加快统筹公铁水等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大型港口修建直接接驳铁路。三是在我市“公铁水”已有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一个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物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四是建设大型临港产业基地和物流园,打造功能互补、各具特色的临港产业集聚区。五是引进和培养具备多式联运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六是制定促进内河航运和公铁多式联运的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建设。
如何有效地留住企业技术人才
市政协委员、中南股份有限公司韶钢制造部湿法仪器班组长、尚聪亚蓝领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尚聪亚
近年来,我市大力引进企业技术人才,但由于薪酬待遇偏低、晋升通道单一、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得不到满足等原因,企业技术人才流失率较高。建议:
一是政企协同,创新揽才。组织企业赴本市高校开展对口专业的创新成果发布会活动,对于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相对应的荣誉及奖项。二是增加研发投入,提供更多补贴,搭建创新平台,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企业提高技能水平,满足人才自我提升需求。三是做好服务,落地生根。解决外地人才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问题,分类制定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留人政策,使青年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四是政府企业双向赋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企业则提供工作平台和发展机会,形成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合力,促进韶关经济高质量发展。
(韶关日报)